在整天的課程中,我覺得很有趣的地方很多。
比方說這兩件,我個人覺得我比較喜歡我最早學得那個系統的說法!
case a:排列師對case說,你要放掉你的父母,你父母的關係跟你無關,你可以去追尋你的幸福!
case b:排列師問case,你能夠放掉你的孩子嘛?case回答:不能。排列師說:你放不掉你的孩子,卻要你父母放掉你?
但排列師同時又說,我這邊說要放掉,不是說你不愛你父母喔!你瞭解嘛?(其實我在當下覺得,如果是我,我不太瞭解。但通常課堂上,上面的問下面的瞭解不瞭解,就算不瞭解,也會點頭。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多數的人,上心靈成長課程的動機,是希望能改變........周遭的人!
少數的人,才希望能讓自己過得更好。但,要讓自己變的更好,需要相當的覺察以及學習!
家族排列亦同,不是你怎麼做你父母可以相處融洽。
但可以尋求,怎麼做,跟父母的相處可以變好。
既然叫『家族系統』排列,我比較認同那是整個系統的影響。
事實上,以家庭模式來說,我們都是跟隨家庭長大的。不管是跟父母,或單親或育幼院。
那都是一個整體。
於是我們最早學會的某些模式,是來自於我們的父母、或照顧我們的長輩(我們喜歡跟討厭的)。
多數的時候,我們運行的模式,都來自於父母或照顧我們而我們喜愛跟厭惡的長輩 。
當漸漸長大,明白家裡的狀況的時候,很少有人能無情的放下。除非那個連結最初本來就沒有,是後來強要連結!比方說:有個家庭,是父親在照顧小孩,母親則在很早已前就捲走家裡所有的錢跑了!過幾年後,母親過得不如意,卻看到從前的父子現在過得好想以親情希望子女接納。這時候是不太可能的!因為在很早以前不只沒有連結,連結還是破壞過得!
我上面講得case都是跟父母有連結的情況,不管是好,是壞,因為有那些連結,我們有了某些固有的模式,或者說某些固著!這些都影響了我們跟周遭朋友互動的模式,所以我們會有更多厭惡,更多喜愛的人!
家庭裡面互動的模式其實沒多少種,我們最常用的就是那幾種,不會很多,因為那是我們最熟悉的人,我們也許不清楚怎麼樣會更好,但我們清楚怎麼樣可以傷害對方。不是嘛?
怎麼樣會更好?則需要覺察與學習....
那麼,通常來說,我們怎麼去愛一個伴侶?如何愛?最開始則是從家庭裡學來的,後面不是重複模式,就是真的學習到而改變。至於參考書籍之類的,最開始也許人們會嘗試,但當沒有資源的情況,書上的模式絕對不會被拿來用,我們仍然會去尋找,我們最初學會並經常使用的模式。諸如:憤怒、沮喪、冷戰、懲罰、犧牲....etc.
因此,當排列師對case a說,你該放下父母去追自己的幸福的時候。我覺得怪怪的!排列師也沒說錯,只是.....理論上說也許是這樣。但如果人們可以很簡單的就斷開某些情感,那他們也不需要太多的心理工作坊...協助!所以如果那個當下仔細觀察,其實可以看到更多的『茫然』、『無助』。
再者!既然case b中,父母放不下小孩,那麼小孩又如何放的下父母?(就算case說,我希望他們不要那麼關心(干涉)我,我覺得我現在這樣很好)
我個人覺得,那還是種放不下...如果放下了!何必希望父母放下?
那麼,排列師既然給了判斷跟決議,卻沒說,如何愛?那case a要如何抉擇?結束以後旁邊的學員給了大量的建議,那真的是她需要的嘛?也許是,也許不是。但實際上我在旁邊觀察,我個人覺得,只不過是另外一個問題的開始罷了!或者說原本問題的延續...
因為case a並沒有學到,如何讓自己更好~她只學到,別人要我如何更好!因為,case a的臉上並不是呈現放鬆跟釋放,而是緊繃跟壓抑還有茫然!只是...也許這是我主觀的觀察,因為我沒機會問case a!
其實我不喜歡說放下,我還是喜歡講捨得,捨得捨得,有捨才有得。
模式的學習,是種捨得。
我最上面有說:『我個人覺得我比較喜歡我最早學得那個系統的說法!』(註:)
那個系統的說法就是:生命其實就是一整個功課,跟父親沒學好的不是跟老公(或男友)繼續做這個功課,就是跟兒子繼續做。跟母親沒學好得,不是跟老婆(女友)繼續 做這個功課,就是跟女兒繼續。而所有要學習這道課題的人又會在一起,所以兒女會延續上一代的某些模式。直到學會。但是如果你問,怎麼樣才算是學會呢?
我個人覺得,家族系統能量排列,只是種呈現;學會功課,也許需要另外一個學門來處理。
(註:關於這個系統的詳細...請參考這裡 請自行翻閱,請注意我的說法是『比較喜歡』意思就是說比較之後才喜歡!在我找到更好得說法之前我想我會繼續喜歡這個說法~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