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初的時候,好朋友甲,希望我幫忙他的好朋友乙。
這是一個重複的請求。
三年前, 好朋友甲就曾經跟我說過乙的問題跟狀況。
我個人覺得,所謂當局者迷,旁觀者清,所以如果當事者沒求救,我就當他只是在水中練習踩水,而不是溺水。
再說,不是學了什麼,就一定要助人吧?雖然我號稱是助人工作者,但我可沒有所謂的救世主情節,什麼都想拯救。時候不到,免強的出手,不過是另一次的自我遺憾堆疊罷了。
三年來,好朋友甲大概跟我提了三次,乙的狀況。我的回答都是一致的,即便我們討論之後都覺得乙需要幫助,但所謂的幫助有雪中送炭與畫蛇添足之分:當事人迫切需要,則是雪中送炭。 當事人不覺得需要,就是畫蛇添足。前者當事者事後會心存感恩,後者只會剩下埋怨。
---------------題外話-----------------
當然這個事件讓我明白,有時候眼睜睜的看著朋友在模式裡面掙扎是必要的。『不是不「爆」,只是時候未到。 』
對於燒燙傷的感覺,有的人只要晃過火焰頂部就覺得燙到,有的人必須聞到烤肉燒焦香才知道燙到。任何旁觀者覺得危險的時機,強制把這個人從火邊推開,也只是換來了白眼與一句:為啥阻止我『享受』溫暖?
---------------題外話結束------------
好朋友甲秉著幫忙我找練習的原則,希望能夠一舉兩得。
很感謝他,三不五時的對我敦促與關心。
今年我仍然重複著跟甲說:三年前,乙,同樣的問題就浮出了。我還是同樣的回答,乙,必須直接找我,而不是透過你,然後我介入。(我不想進入某個人的模式裡面)
就像補蠅草一樣,『補蠅草』發出『誘人的香味』,吸引『食物』上門。
後來乙真的跑來找我了,只是對於費用的部份,變成一頓午餐。
---------------反省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這件事讓我明白,即便我是一個在怎麼默默無名的人,該收費還是要收費,交換是一種等價,但與行為技術改變比較起來,一頓午餐,好像並不是一種等價的交換。
一頓午餐對乙來說,很簡單,不會肉痛,那就會習慣性停留在舒適區,而對我而言,也不是一種等價,因為我很認真的去考量並思考,我要如何達到乙所想要的,以及我想要得結果?
於是,我跟乙同時在堆疊,這個事情是一個很廉價可以不被重視的心錨。(乙是正向堆疊,一頓午餐解決一個朋友口中所謂的大師真便宜!我是負向堆疊,怎麼我付出了心血,還必須每週去乙公司幾個小時,可換來的卻是更多的依賴(後來我發現這個依賴其實是存在某個循環裡面的一種模式,另一篇會描述)而不是乙自身的覺察與調整。)
事實上,價值,也是迫使人會去思考的一個部份。價值,會讓人想從中獲得什麼,我只有一個便當的價值,當然最後失敗也怨不得誰,只是堅定我對於收費的執著!那是等價的交換~
苦口婆心的勸諫,比不上收費數萬元的大師一句話(即便是同樣的話,但因為付出的成本不一樣,前者拓手可得,後者得來不易。)
---------------反省結束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本來這件事情,其實也很離奇,我從幫助乙的屬下處理、調整內在心事(煩惱)變成專職處理乙個人問題的協助者。(我看不到結果,而 乙 又一直維持著『不知道』自己想要什麼。)
面對一個受過訓練的業務,如果他要跟你打哈哈,真的會不知不覺的,主控權就被他奪走了。
(我終於知道為啥 乙 三年來都沒來找我,因為他需要『掌控』。)
跟 乙 談話,最常聽到的就是『我知道』。
最開始我都相信 他 真的知道!(可問題卻一再重演,一再重複,乙不停的在測試我,並且拿模式一樣的問題來問我。然後又拿『我知道』來獲取他想要得『掌控權』來安撫他自己的安全感。)
後來有一次,我直接問了,歐~你知道了,那可不可以將你理解的部份說一下,乙 就支支吾吾的交待不清。於是,我發現了『我知道』只是一個口頭禪。但威力其實還蠻大的,不過我覺察了一下,我無法在我不知道、不清楚、不理解的情況下,仍然跟對方說『我知道』。不然這三個字真的是很有效的親和感『騙取』方法。(所以,我被親和了!囧~)
甲,一直問我:你學了那麼多,難道沒有更有效的方式?
但是甲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情,甲之所以認為我有效,是因為他相信我。這中間是一種平等的分享與交流,沒有猜忌與測試。所以我說得任何資源、彈性都是有效的。
簡單來說,我跟甲的親和感是成功的。我不太需要解釋太多,甲就能知道那是什麼,這是種交流分享,而不是依賴或指導。
好,所以在更有效的方式之前,只有一件事要做,那就是建立親和。
很遺憾,我抓不到親和的基準點,承襲我一慣得風格,我會規定作業,心得是一定要交的,除了心得,我還會有那因為所謂催眠師的直覺 而產生的 作業,我只知道那個作業完成之後!對方會有所得或者有所改變,但我不一定知道為什麼(給我點時間也許我會知道,但直覺有時候是瞬間就來了!)
我打個比方來說好了。
就像學習游泳一樣,最最最最基礎的是不怕水;接下來是學習閉氣,以及嘴巴離開水時的那個『帕』或『ㄆ』 ;然後是漂浮。 到這裡,這就是基礎,接下來的蛙式、自由式、蝶式以及仰式都建立在前面所說的基礎上面。
對我來說,任何有效的技巧,如果我無法取得信任感(是信任『感』,不是信任『說』)如果我無法感受那個信任,我就不會有感覺想出手實行任何技巧。因為那最後只是徒增失敗感覺而已。
親和,不只是,個案跟我的親和,還有一個很重要得是,個案跟自己的親和。
如果個案跟自己也無法親和,那永遠只是在解決事件,有效的方法,最後都要問當事人自己感覺如何?一個無法覺察自己的人,永遠對於外界反饋給他的反應,都是困惑或者憤怒的。(為什麼這樣對我?)
一個連自己都不相信的人,怎麼可能去相信別人?那個相信別人的相信,建立在什麼上面?
針對乙 這個case ,乙跟自己都無法親和,我認為在解決乙所謂的家庭、還有事業問題,最重要的不是解決那些事件(事件永遠是解決不完的,因為那會是一個又一個的邀請,而不會僅僅是求助!)
有許多書籍,都強調要先覺察自己的重要,甚至也用科學的方式教你如何靜心(靜心,是一種有效的自我覺察方式)。
我們知道人有潛意識 跟表意識,那麼好好感受一下,你們親和嘛?那個表跟那個裡?
這裡面,還是有衝突,需要的是接納,而不是異樣的眼光或者所謂的清除。
接納表意識以及潛意識。然後從中取得平衡,就好比太極圖案裡面,黑不是全黑,白也不是全白! 覺察、覺察!得先有覺,然後才能察啊~(另外一半的背叛,得先有感覺,然後才會請偵信社,不是嘛?)
在獲得親和之後,所有的技巧都是好得、都會『有效』(沒有效,個案也會讓它有效)。
再沒有獲得親和之前,沒有更好得技巧。只有更多的分析、解釋、還有測試。不管是對自己或者對他人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